據MiningReview網站報道,去年以來,俄烏戰爭持續,俄羅斯遭受制裁,全球油氣市場出現動蕩,能源和農產品供應面臨中斷風險。
然而,同樣面臨短缺的基本金屬和貴金屬,卻沒有像能源和農產品那樣得到廣泛的報道和關注。
國際著名咨詢企業科爾尼公司(Kearney)合伙人伊戈爾·胡拉克(Igor Hulak)認為,俄羅斯是世界最大原材料出口國之一,其遭受制裁給全球商業帶來了廣泛的影響,從非洲礦業的可持續發展到制造基地的穩定運行。
外航業務暫停引發全球航運集裝箱短缺。由于現有基礎設施不足以全力處理運往或途徑亞洲的原材料,各行業正在尋找解決方案。
此外,利用老化基礎設施的替代方案并不合適,因為它們可能帶來巨大的環境風險,比如2020年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發生的的柴油泄漏事件,造成俄羅斯北極地區嚴重環境災難。
制裁和關閉也給非洲消費者帶來了持續的影響,表現為食品和燃料價格上漲。
2022年初以來,俄羅斯大規模生產的五種賤金屬——鎳、鋁、銅、鐵和鋅價都出現大幅上漲,持續的供應中斷可能導致價格進一步上漲。
“鎳目前面臨供應短缺,它是鋰離子電池關鍵原材料,對于全球能源轉型至關重要。俄羅斯企業,比如世界最大產鎳商——諾里爾斯克鎳業公司,過去一直是世界鎳主要供應商。然而,制裁使得供應占全球市場10%的俄羅斯無法滿足世界需求”,胡拉克認為。
“全球供應缺口給非洲產鎳國,比如津巴布韋和博茨瓦納帶來了機遇,應跟進來填補缺口。然而,克服現有出口基礎設施不足是一個重大挑戰,需要政府支持和多部門合作。盡管挑戰艱巨,但非洲必須找到辦法抓住這一機遇,成為全球金屬市場新的參與者”,胡拉克稱。世界依賴性不強的其他賤金屬,比如鐵和鋅(俄羅斯產量分別占全球的4%和2%)市場趨于穩定。
相比之下,貴金屬價格波動較小。然而,專家警告稱,由于它們對于電動經濟至關重要,價格上漲仍有可能。
價格上漲最多的可能是鉑族金屬。俄羅斯鈀產量占世界的40%,鉑占11%,這兩種金屬對于氫能(以及合金、電路和陶瓷電容器)非常重要。
胡拉克稱,市場和價格驅動因素表明鉑族金屬價格將長期上漲。這對于鉑族金屬產量仍居世界首位的南非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遇,應介入來彌補供應缺口。另外還有一點,南非應利用已有市場地位,擴大行業規模,以滿足不斷增長的全球需求。市場對銠、銥和鈀的需求量將增長,南非可以填補市場缺口。
“通常作為投資避險工具的黃金(俄羅斯也是主要生產國)價格將溫和上漲。這對于非洲產金大國比如加納和南非有利。不過,銀價趨于穩定,因為俄羅斯產量占全球比例不高(6%)”。
在這一關鍵時刻,隨著能源轉型得到公眾普遍支持,現在的主要問題是能否找到足夠的關鍵原材料。
例如,海上風力發電機銅消耗量是同等容量燃氣發電機的7倍以上,電動汽車對礦產的需求是傳統內燃機汽車的6倍。
新冠疫情已經使得原材料供應中斷頻發,以上沖擊加劇了價格壓力和資源供應。
供應中斷可能會繼續影響全球市場。因此,為緩解當前壓力并維持經營,一些非洲公司可能需要轉向或縮小規模。
然而,非洲自然資源,包括目前全球短缺的許多基本金屬和貴金屬非常豐富,能夠抓住電動經濟轉型帶來的機遇。通過有效利用這些資源,發展上下游產業,非洲有望加速經濟發展,并創造就業機會。
不過,總體上看,全球供需形勢不會發生重大變化。因此,許多基本金屬的價格預計將恢復到全球普遍共識的水平。盡管如此,鎳和貴金屬價格仍將繼續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