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因未能如期支付4250萬美元的歐洲債券利息,贊比亞成為疫情期間首個發生債務違約的非洲國家。“爆雷”后,贊比亞外債高企、經濟增長低迷的宏觀形勢,一度令外界為其捏了把汗。但時隔不到一個月,贊比亞就高調宣布了2020年至2030年的經濟復蘇計劃,確立了由能源部門支持該國支柱產業發展的目標。在綠色發展蔚然成風的當下,贊比亞也不甘落于人后,期望通過發展清潔能源實現經濟的綠色復蘇。
中企承建的贊比亞下凱富峽水電站
早在20世紀30年代,坐擁豐沛水資源的贊比亞,就興建了小型水電站,用于農田澆灌與礦山開采。此后,清潔高效的小水電,愈漸成為贊比亞發展電能的“心頭好”。如今,水電已成為贊比亞最大的電力來源,占全國發電總量的99%。而事實上,贊比亞的電力需求正以年均 3% 的速度增長,而其飛速發展的經濟支柱產業——采礦業也需要足夠的電力支撐,贊比亞政府也希望在2030年前使電力覆蓋91%的城市地區和51%的農村地區。這些需求及愿景均由于其經濟落后及水電產業投資不足的情況而陷入瓶頸。
為鼓勵私營企業投資,贊比亞政府對在贊投資水電站項目逾50萬美元的企業,在一定期限內給予其免繳公司所得稅、紅利所得稅的優惠待遇。在2018年通過的《公私合營法》修訂案中,贊比亞政府也已明確將強化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推動包含能源項目在內的重點項目的實施。
贊比亞總統倫古在不久前表示,要加大私營部門對中小型可再生能源項目的投資力度,助力贊實現在2025年成為區域電力貿易中心的目標。不過,盡管赴贊比亞投資水電產業正當其時,企業在投資前仍需做好市場調研,充分評估風險,避免遭遇損失。本期《國別指引》,將探尋投資贊比亞水電產業的商機。
Q:什么是“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
“一帶一路”倡議在全球縱深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組織參與其中,涉及的行業也從基礎設施建設為主擴展至當地發展所需的各行各業,從國企領軍、到越來越多的民企、外企參與其中。在此背景下,“一帶一路”引領的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也已經邁入了新階段,對外投資額將繼續增長。
從2016年到2020年,鳳凰衛視《龍行天下》欄目組前往了70多個國家和地區,采訪和探尋了諸多在海外打拼的中國人和中國企業,拍攝了400多個海外投資及國際合作案例。
基于上述積累,2020年,我們推出了“中國對外投資合作國別指引”,立足國際化策略,聚焦不同國家發展訴求,總結先行者的經驗與得失,聯動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下的行業資源對接,提供產業、政策、法制、合規、社區關系等方面的具體建議。
“國別指引”為相關企業在考慮首次進入或重新審視海外業務時提供具體的建議,識別、評估、應對投資風險,發現投資機遇,進一步提高企業在全球范圍內配置資源的能力以及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