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第二屆中國—南蘇丹智庫論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舉行。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許鏡湖、駐南蘇丹大使華寧、浙江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蔣國俊、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院長劉鴻武和南蘇丹外交與國際合作部副部長達烏、南蘇丹駐華使館臨時代辦哈那菲、南蘇丹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梅拉、南蘇丹瓊格萊州政府秘書長紐昂等出席開幕式。中南專家學者及聯合國秘書長南蘇丹事務副特別代表叢光、聯合國糧農組織駐南代表馬謝克、世界銀行首席教育專家梁曉燕等國際組織代表圍繞“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的中南合作展望”主題進行廣泛深入討論。
許鏡湖特別代表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不久前,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功舉行,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主旨演講中提出了“中非友好合作精神”,就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闡述“四點主張”,并宣布今后三年中非務實合作“九項工程”,為中非命運共同體向更高水平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彰顯了中非雙方在新時代共謀發展、共迎挑戰、共享機遇的堅定決心。
許鏡湖指出,中南合作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同最年輕的發展中國家之間兄弟般的合作,也是中非友好合作的真實寫照和縮影。中方愿同南方攜手努力,進一步深化兩國各領域交流與合作,造福兩國人民。兩國智庫學者要出思想、謀發展、解難題、促團結,做中南友好合作的推動者、踐行者和宣傳者。更好發揮智囊和參謀作用,就兩國優先合作領域、重點合作項目、最佳合作路徑等進行積極探索,提出科學性、前瞻性建議,為南經濟社會和中南關系發展提供高質量智力支持。
達烏副外長表示,南蘇丹在2011年7月9日獨立當日即與中國建交。十年來,兩國政治互信不斷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成果豐碩,兩國友好關系更具歷史和戰略意義,展現出光明前景。南方愿同中方一道,共同落實好中非合作論壇會議成果,加強全方位交流合作,推動南中關系取得更大發展。
達烏指出,中南積極開展學術領域交流合作至關重要,將為推進南和平進程、南中友好合作提供政策建議。南蘇丹政府大力支持兩國智庫、大學開展交流合作,祝賀浙師大南蘇丹研究中心成立。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擁有石油、采礦、農業、水資源、漁業、牲畜和野生動物等豐富自然資源,希望兩國智庫學者繼續關注農業、教育、能力建設、和平與安全、貿易、投資、減貧等領域。南方歡迎下屆智庫論壇在朱巴舉行,樹立中非智庫交流合作的范例。
與會嘉賓均高度評價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認為論壇會議為新時代中非合作、中南關系勾畫了新愿景、提供了新機遇。大家結合南國情實際和中南各自優勢,就下階段中南合作重點領域、合作思路和路徑等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華寧大使在論壇閉幕式上表示,在中非開啟外交關系65周年、中南建交迎來10周年之際,兩國專家學者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造成的困難,再度攜手,相聚“云端”,為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成果出謀劃策,貢獻才智。中南智庫論壇搭建了兩國專家學者溝通的橋梁,對促進兩國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通過互學互鑒增進相互了解合作、服務兩國關系發展大局發揮了積極作用。
華寧并就中南務實合作及中南智庫合作提出建議。一是堅持民生為本,助力農業發展。二是堅持可持續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三是堅持合作共贏,拓展貿易關系。四是堅持面向青年,強化能力建設。五是堅持推進和平進程,實現發展穩定。六是堅持“智力”先行,發揮智庫的“智囊”作用。在中南建交10周年新起點上,共同規劃落實好中非合作論壇達喀爾會議成果,實現兩國友好合作在已有基礎上提質升級、行穩致遠,更好造福兩國人民。
中南智庫論壇首次會議于2019年在南蘇丹首都朱巴舉行,在兩國有關部門支持下,由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與南蘇丹戰略與政策研究中心共同發起,現已成為中南兩國智庫學者交流的重要平臺。
本次論壇設置“農業、減貧與糧食安全”“貿易、投資與可持續發展”“和平、安全與中國角色”和“教育、人文與能力建設”四個分議題。開幕式上,與會嘉賓共同見證浙江師范大學非洲研究院南蘇丹研究中心揭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華社及南當地主流媒體對活動進行了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