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爆發后,歐盟明確提出能源進口“去俄羅斯化”的階段目標,為實現該目標,歐盟提出了綜合性的立體能源戰略,既包括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可再生能源發展,還包括提升能源進口的多元化水平。在歐盟能源進口多元化戰略中,非洲地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歐洲“去俄羅斯化”能源目標
需借助非洲油氣增產
盡管資源儲量不及中東、歐亞和北美地區,但非洲油氣供給對全球能源供需平衡有著重要作用。2021年,非洲地區石油總產量為3.45億噸,占全球石油總產量的7.8%,天然氣總產量為2575億立方米,占全球天然氣總產量的6.4%。
從貿易流向來看,非洲地區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主要流向了歐洲地區。2021年,非洲地區出口原油2.78億噸。其中,出口至歐洲的原油為1.10億噸,占非洲原油出口總量的39.8%。2020年,非洲地區出口管道天然氣261億立方米。其中,出口至歐洲的管道天然氣為252億立方米,占非洲管道天然氣出口總量的96.6%,同年,非洲地區LNG出口量為564億立方米。其中,出口至歐洲的LNG為316億立方米,占非洲地區LNG出口總量的56%。
由于主要是銷往歐洲市場,非洲油氣增產潛力對于歐洲實現能源進口“去俄羅斯化”的政策目標具有重要意義。然而,“阿拉伯之春”動蕩爆發以來,受地緣政治風險增大、油氣生產國國安全局勢緊張、國際油價維持低位等因素影響,非洲地區油氣開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2010~2021年,非洲地區石油產量由4.87億噸降至3.45億噸,降幅達29.2%,同期,非洲地區天然氣總產量僅從2015億立方米增至2575億立方米,增幅為27.8%,低于全球28.1%的增幅水平。因此,非洲油氣生產是否能夠擺脫發展瓶頸,對于歐洲實現“去俄羅斯化”能源目標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非洲油氣開發前景
仍有一定的不確定
油氣生產具有前期投資大、生產周期長的特點,對于能源企業而言,長期穩定的價格預期而非能源價格的短期波動,對于能源企業制訂投資決策有著重要影響。長期來看,其他油氣生產國的競爭、全球經濟復蘇前景以及非洲主要生產國安全狀況均給非洲地區油氣開發帶來不確定性。
首先,全球生產國競爭增加了非洲油氣資源開發的不確定性。受烏克蘭危機影響,很多產油國,特別是低成本中東油氣生產國都已提出了大規模的產能擴張計劃。如伊拉克計劃在2027年將原油生產能力由當前的400萬桶/日提高至800萬桶/日,卡塔爾已通過價值287.6億美元的北部氣田東部開發計劃,計劃到2025年將天然氣產量提升43%。出于能源安全的考慮,在極端情況下,美西方也有可能會放松對伊朗和委內瑞拉實施的石油禁運。
與其他油氣生產國,特別是中東油氣生產國相比,部分非洲生產國的油氣開發成本并不低。例如,尼日利亞石油部長米普里·西爾瓦曾在2019年表示,“尼日利亞石油生產成本高居世界前列,在目前原油價格50~60美元/每桶的情況下,每桶超過30美元的成本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在烏克蘭危機背景下,其他地區油氣生產國的增產行動將會給非洲地區油氣開發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其次,全球經濟復蘇不及預期也可能會拖累非洲地區油氣資源開發。從需求方面來看,面對居高不下的通脹問題,美西方國家都已啟動加息進程。今年5月4日,美聯儲通過會議決定將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增加息50個基點,加息后,聯邦基金利率區間增至0.75%~1%。這是美聯儲22年來首次一次升息50個基點。6月15日,美聯儲再次宣布加息7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上調至1.5%~1.75%之間,這是美聯儲自1994年以來單次最大幅度的加息。在美聯儲宣布加息后不久,歐洲央行于7月21日將歐元區三大關鍵利率均上調50個基點,這是2011年以來歐洲央行的首次加息。9月8日,歐央行決定將三大關鍵利率繼續上調75個基點,這是自2002年實體歐元貨幣面世以來最大幅度加息。
美西方國家采取的貨幣緊縮政策將不可避免的拉低全球經濟增速,也有可能推升美歐等主要經濟體爆發經濟危機的風險。而油氣需求又是經濟增長的派生需求,美西方國家的貨幣政策轉向也增加了未來全球能源需求變化以及非洲地區油氣開發的不確定性。
最后,油氣生產國安全風險仍有可能是非洲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重要阻礙。油氣田及相關基礎設施安全風險是制約非洲油氣資源開發的重要束縛。對于很多非洲油氣生產國來說,油氣部門是本國經濟命脈,國民經濟發展對油氣部門有著較大以來,油氣田及相關基礎設施也就成為恐怖主義襲擊和其他反政府武裝的重要襲擊目標。例如,尼日利亞是受安全風險影響較大的非洲主要油氣生產國,2006年1月,“尼日爾三角洲解放運動”成立,在隨后6個月中向油氣公司發起了近20次襲擊,導致國際油氣公司大規模撤離。此外,2021年,因不堪忍受當地恐怖襲擊,法國道達爾集團宣布擱置在東非莫桑比克總投資達200億美元的特大型LNG項目。
結合全球能源供求兩方面的因素來看,盡管烏克蘭危機暫時推高了國際能源價格,但低成本油氣生產國的產能擴張風險和全球經濟增長不確定風險增加,以及非洲地區油氣資源開發的安全風險也都有可能會給非洲地區油氣開發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即使非洲油氣投資活動近期有所回暖,但其長期發展前景仍有待觀察。
非洲地區天然氣投資或升溫
從美西方國家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來看,制裁并非是要完全阻斷俄羅斯原油出口,在全球經濟復蘇艱難的大背景下,原油價格走勢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與石油不同,天然氣的跨國運輸更為困難,俄歐天然氣貿易高度依賴管道運輸,而歐洲LNG接收站的短缺,也意味著天然氣市場在較長時間內必須面對供求緊張的狀況,這也為非洲地區天然氣投資創造了有利條件。
首先,在高氣價的支撐下,出于提升能源安全的考慮,歐洲能源巨頭將會加大對非洲天然資源的投資力度,非洲很多待開發的天然氣資源也將轉變為現實產能。目前,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已與阿爾及利亞國家石油公司簽署價值14億美元的阿南部伯克金盆地(Berkine basin)油氣勘探開發項目。英國石油公司贏得埃及西地中海金馬里奧(KING MARIOU)天然氣勘探權。而在極為有利的市場環境下,歐洲能源公司在尼日利亞、埃及、塞內加爾、烏干達、加納、安哥拉、肯尼亞、剛果等國已經完成勘探的油氣田開發項目或將加速啟動。
其次,歐洲能源巨頭將會加大對非洲天然氣儲運設施的投資。在天然氣儲運基礎設施的合作方面,2022年6月,歐盟、埃及和以色列達成協議,以色列將通過管道把天然氣轉運至埃及,經由埃及天然氣接收站液化后,再出口至歐盟。今年8月,埃尼集團宣布計劃在非洲東南部的莫桑比克近海部署第二艘LNG生產船,以幫助歐洲實現燃料供應多元化。這個項目將在4年內建成,將對埃尼集團價值70億美元的Coral Sul浮式LNG平臺(FLNG)起到補充作用。除上述兩個天然氣儲運基礎設施項目外,道達爾、埃尼等歐洲能源巨頭在尼日利亞、莫桑比克、毛里塔尼亞等國還有多個待建的大型天然氣接收站項目,也可能會因烏克蘭危機而加速啟動。
中非油氣合作面臨新機遇
2015年以來,在“煤改氣”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天然氣消費快速增長,而國內天然氣產量增速相對較慢,造成我國天然氣對外依存度快速升高。尤其是2017年全球天然氣資源充足,經過3年左右的調整,世界天然氣市場將會重新回到平衡。我國天然氣處于勘探早期階段,陸上常規資源仍有較大潛力,非常規(含煤炭地下氣化)和深海資源潛力巨大,通過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的不斷加強,以及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科技進步,天然氣供應保障條件已大為改善,我們一定要堅定發展天然氣的信心,不要被短期的困難和問題干擾,但一定要做好保供工作。